员工满意度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企业管理层如何了解职工满意度状况?民安智库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了企业职工满意度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研究方法及研究流程。
为什么要建立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企业需要尊重并重视员工的需求,并将员工视为ZUI宝贵的、可增值的资源。企业的医务人员作为知识型工作者,具有独创性、创新性、流动性、成就性等知识型员工普遍具有的特点,并且在企业去编制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省份的公立企业都会进入医护合同制时代,如果医务人员对企业管理感到不满意便很容易跳槽。正因如此,企业更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测评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调整企业的管理、激励措施,从而建立吸引人才、稳定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机制。
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建设相关理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ZUI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1943年马斯洛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别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3、双因素理论(也称为激励-保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他认为这两种因素是影响员工绩效的主要因素。保健因素的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这些因素都是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果满足这些因素,能消除不满情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能激励人们更积极的行为。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责任感、晋升、发展等。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若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像保健因素那样产生不满情绪。
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构建原则
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采集、鉴别、整理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相关文献,并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科学认识和归纳整理。
2、专家调查法
在文献研究后,整理好的指标体系和预测询问的问题进行专家征询,再进行整理、归纳、统计,依次重复征询,ZUI终达到一致的意见。
3、层次分析法
将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分解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
4、问卷法
这是目前国内社会调查中采用比较广泛的方法。通过统计和调查以设问的方法表述问题表,用控制式的测量对各指
企业员工满意度测评指标研究流程
员工满意度监测一级指标包括企业发展前景,企业政策、制度的公开性与知晓度,员工薪酬水平,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防护措施,工作心理压力,均设二级指标(详见下表)
企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或者第三方调研机构负责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然后审核确认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再制定满意度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在正式实施前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相关培训,调查结束后及时汇总、分析、反馈满意度调查结果,由企业管理人员拟定企业管理整改意见。
为鼓励员工表达真实想法,通过二维码、微信公众号、网站平台等网络渠道,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时采取不记名方式。
ZUI后将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纳入PDCA循环的检查环节(Check)的重要内容,并为处理环节(Action)提供依据,持续改善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树立以员工满意度为导向、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民安智库(中国独立第三方调研)和上书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满意度调研是民安智库核心业务,在国内外常用满意度调查模型基础上,民安智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对象进行了研究衍生,目前已完成顾客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物业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商户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不同类型用户满意度测评指标建立,自成立15年以来完成满意度调查案例8,000例,采集有效样本1,000,000份,具有强大的专业能力,收获了客户的众多好评。